【酱人物】“MalaysianPayGap”创办人 Prestine Davekhaw:打工族“薪资差距”不容忽视,你能主导正面就业环境

100种人就有100种生活方式,【酱人物系列】将会带来各领域受访者的生活观点,带你换个“视野”看待你的人生,为你带来不同的生活灵感。本期有幸邀请“MalaysianPayGap”创办人 Prestine Davekhaw,与我们分享她如何通过社群揭露大马薪资差距,以及她经营MPG(MalaysianPayGap简称)的幕后故事。
Prestine Davekhaw,1991年出生于槟城,毕业于美国芝加哥德保罗大学环境科学系(主修)、电影系(副修)、以及马来西亚理科大学(USM)永续发展研究所。目前为“Disappearing jobs”文化纪实摄影师,同时也是 “MalaysianPayGap” 社群创办人、内容创作者,该社群在短短1年多便突破了23.7万追踪人数。
打工族相互支持,才能维护良好市场环境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不仅影响马来西亚经济,也重创本地自由工作者的创作环境。
当时许多国家陆续封锁边境,让事业重心一直放在国外主战场的“自由摄影师”Prestine,开始转向跟本地品牌谈合作,而马来西亚带给她的首个职场冲击,就是价码不透明。
为了不破坏“自由摄影师”的市场价格,她打算定下跟同行相近的收费,却在询问后发现,原来本地摄影师不会了解彼此的收费标准,甚至有些人不愿透露。
她解释,国外摄影师会互相合作、维持市场价格,但大马却没有这种同行文化。

另外,本地内容创作者还面临了失去自由的困境。
她指出,由于疫情期间带来的经济低潮,大部分自由工作者无法获得稳定收入,因而出现大量自由工作者被大型企业“收留”,他们只能被固定的薪资框架,贩卖他们的创意。
“之前creative是可以赚很多钱,现在就变得赚非常少”,她补充,当这些创作者选择在企业底下就职,代表他们无法在外接案,只能在任由他人决定的薪资架构下工作。
“我当时知道了很生气,就觉得我们(创作者)应该要团结起来,一起把市场价格搞好”,她表示自由工作者如果不共同维护市场,就只能任凭客户宰割,拿着更少的报酬,去完成更多的工作,“好几个(摄影师)都赞同我的看法,但他们还是不告诉我,他们的价码”,即便她试图说服同行共同对抗客户无理的压价,但他们止步于言语上的支持,让她即气愤又难过。
于是她萌生了开创“MalaysianPayGap”社群的念头,改用旁敲侧击的“策略”,创造一个开放大众匿名投稿薪资的平台,借此吸引同行主动分享薪资状况。在“MalaysianPayGap”社群,民众可以匿名投稿自身背景、学历、工作经历、工资情况等资讯,让大众得以互相参考各个案例的职涯发展或薪资待遇。



“我了解到我一定要让不同行业分享(薪资待遇),才会吸引同行来post”, 她笑称,没想到这项突发奇想的企划,还真的引来了3位同行的主动分享,让她激动不已。
MPG开创初期:传达信念也很重要
MalaysianPayGap(简称MPG)开创初期从标志、贴文模板设计等内容策划,再到资料统整、宣传、回复留言及信息等日常营运,都由Prestine一手包办。
由于“薪资”话题在职场相当沉重,因此MPG开创初期引来了不少酸言酸语,更有言论认为这无疑是一种“炒作”。她回想当时“网友的恶意留言”是经营MPG最棘手的地方,不仅要时时观察与立即回复留言,还要刻意营造正面的社群氛围,“只要有一个人说难听的话,就会把这个(社群)文化做得很糟糕,(造成)很多人就会跟着讲很多难听的话。”


尽管MPG诞生是由“薪资”出发,但工作的本质离不开生活,她认为,生活品质的好坏是无法单靠薪资判定,“我不要让大家觉得在这个社会或经济,薪水代表了你的一切,其实不是这样的。如果你家庭或健康遇到了问题,影响了你的工作状况是自然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把这些故事一直搬到台上去讲,就不要让大家觉得所有(职场发展)都要很完美,因为不完美也是自然的。”
因此在经营MPG的内容时,她会尽力顾及他人的感受,例如每周只能发布2篇“高薪工作”的匿名投稿,避免积累网友的负面情绪及心理压力。


打工族自我提升 不必花自己的钱
随着社群粉丝暴增,MPG已不再局限分享薪资,如今也推出自我提升课程、身心灵疗愈课程等活动。由于独自经营平台的力量有限,Prestine开始招募各领域志愿者,维持平台运作。
她分享MPG志愿者团队正在进行的内容策划,就是要整理大马就业环境的各项数据,推出MPG官方网站,希望能借此推动薪资透明化,提倡上班族追求更好的职涯发展。值得一提的是,MPG去年推出的《马来西亚拥有良好福利的公司名单》(Ultimate list of companies in Malaysia with good perks),至今汇集了逾900个案例,展示了在该公司底下的员工幸福指数、薪资满意度等资讯。


由于线上收费平台越来越普及,不少人建议将数据相关内容转为收费模式,但Prestine却不想这么做:“我们很多活动都被说收费太便宜,因为吉隆坡普遍收费都很贵,但我就想说,如果收费调高的话,那是不是在传递‘必须有钱才能提升自我’的认知?”
她补充:“如果可以,我希望是公司付钱,而不是打工族付钱。”

为了让上班族可以增进自我,MPG社群推出了各类型适合上班族的活动,由于活动费用并不高,因此粉丝反应相当踊跃。
她分享,MPG社群近期开创了“GoalGatherClub”活动,包括户外野餐、塔罗占卜、音乐治疗等项目,让参与者透过分享每月目标,认识自我,建立人与人之间的连结。她表示:“我们要推广的是,有时候你觉得整个(职业)生涯非常地无聊,其实是因为你很少做一些新奇的事情,所以我们要透过这个活动,去鼓励大家去做一些没有尝试过的事。”
“因为你在做很多不同的事情,自然而然,你会增加自信”,她补充,“有了自信心,你在工作上就会知道你要什么。”


除了拥有MPG创办人的身分,Prestine同时也是一名自由摄影师,如今经营了“Disappearing jobs”摄影账号,其作品已经横跨6个国家、8座城市,一张张画面记录了国内外频临消失的工作。如果你也对Prestine的摄影师身份感兴趣,欢迎阅读下一期文章:【专访摄影师Prestine Davekhaw:镜头下的普通人与不普通的职人精神】


黑茶编采访手记🍵
有幸听见Prestine分享她开创MPG的心路历程,非常高兴能将她的故事分享给大家。传统教育从不会教导我们职涯规划、人际沟通、个人成长等人生重要课题,使许多人面临职场上的各种考验,只能选择忍耐或逃避,也不懂得如何突破困境,甚至不懂得向大众求救。如果你也面临这种困境,可以多与不同领域的职场人建立连结,参考别人的职涯发展,分享自己的职场困恼,这些都是在职涯中寻找出路的方法,也是MPG社群提供的交流平台。
如果你也对其他人的故事感到好奇,也欢迎透过电邮向小编推荐!
Prestine Davekhaw 小档案
出生:1991年
现职:文化纪实摄影师、内容创作者
学历:美国德保罗大学主修环境科学系、副修电影系;马来西亚理科大学(USM)永续发展研究所
探索历程:
👉 留美期间陷入经济困境,用仅剩的存款买下相机,开始了靠摄影维生
👉 主动联系网红达成免费合作,意外受时尚品牌赏识,展开了时尚摄影师之路
👉 因厌倦了时尚圈的奢靡浮华,2018年决定退出时尚摄影,转为纪实摄影师
👉 为了实现马来西亚薪资透明化的愿景,2022年4月开创“MalaysianPayGap”社群,意外爆红,短短1年多便突破了23.7万追踪人数
关注我们的👉INSTAGRAM和👉小红书,你就不会错过各种吃瓜娱乐消息、打卡景点、生活潮流、好康优惠等。😍
上一期【酱人物】
让我们一起维护言论自由精神,营造理性交流环境;提醒留言不要人身攻击、鼓吹种族与宗教仇恨、诽谤及造谣等。本网站有权删除任何违反此原则的留言。
你有没有试过,下班回到家朋友突然来约你出门,想留在家耍废却又担心错过什么好玩的事情?这种心态其实是“错失恐惧症”(FOMO)!🥶 但近年来,一种新的生活态度逐渐流行起来,那就是“错失的快乐”(JOMO),主打一个随遇而安,享受“错过”所带来的快乐~ 一起来看看这究竟是什么吧!😆
JOMO:错失的快乐
JOMO 是“Joy of Missing Out”的缩写,意思是“错失的快乐”,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即主动选择不参与某些社交活动或社交媒体的纷扰,从而享受宁静、自在和当下的满足感。

具体表现:
✅拒绝无意义的社交活动:选择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独自登山、在家看电影或听音乐,而不是参加那些让自己感到疲惫的聚会。
✅放下对外界动态的执念:不因错过他人的生活而焦虑或嫉妒,专注于自我充电和内心平静,比方说选择在周末不去参加朋友的派对,而是待在家里享受一段安静的时光。
✅减少社交媒体的使用:通过数字排毒(digital detox)的方式,提升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例如,你可以设定每天只查看社交媒体一次,或者在晚上完全不使用手机。

FOMO:错失恐惧症
FOMO 是“Fear of Missing Out”的缩写,意为“错失恐惧症”。这是一种心理状态,指的是人们担心自己缺席某些社交事件、经历或互动时,别人可能正在享受有意义或愉快的体验,从而产生持续的不安和焦虑。
具体表现:
✅对社交活动的忧虑:担心自己被排除在外,比如错过朋友的聚会、热门电视剧的讨论等,所以什么活动都想去,什么新鲜话题都不想错过。
✅频繁使用社交媒体:害怕错过最新动态,频繁查看社交媒体,甚至在吃饭或睡觉时也不放过。这种行为不仅影响正常生活,还可能导致注意力分散和焦虑。
✅担心社交地位受损:担心错过重要社交活动会影响自己在社交圈中的地位,导致被边缘化,下次朋友聚会就不会叫你一起。

FOMO和JOMO有什么区别?
属性 | FOMO(Fear of Missing Out) | JOMO(Joy of Missing Out) |
---|---|---|
定义 | 害怕错过,担心自己遗漏了重要或有趣的事物 | 主动选择错过,从中获得满足与快乐 |
行为表现 | 频繁刷社交媒体,强迫性参与活动,害怕落后 | 主动断联,享受独处,优先自我和真实体验 |
心理影响 | 增加焦虑、压力、孤独感,降低幸福感 | 提升幸福感,减少压力,增强自我满足感 |
生活态度 | 容易被外界牵引,追逐潮流和认可 | 注重自我选择,重视内心平衡和自主性 |
总的来说,FOMO和JOMO两者分别代表了现代生活中两种截然不同的心理状态和生活方式选择,并没有对或错的分别,也可以根据当天的心情转换,想去聚会就去,不想去的话在家享受me time也很舒服,你更喜欢哪一种呢?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