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宗打羽球暴毙!运动量太over也不行 4招带你预防运动猝死

近期一名62岁大马男子在打羽球时猝死,这种突发意外常常让人措手不及,而究竟“运动猝死”是怎么一回事?本期带你看运动高风险的3类群体,以及预防运动猝死必注意事项!
“运动猝死”是怎么回事?
猝死,是指突然发生的自然死亡。心脏血管、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疾病、药物、酗酒、过敏及中毒都可能导致猝死,而运动猝死最常见的还是源于心脏问题。

谁是“运动猝死”高风险人群?
首席运动治疗师王鸿杰曾受访表示,这3类人群的运动风险最高:勉强身体进行长时间或高强度运动者、饮食不当或作息不规律者,以及患有先天或慢性疾病者。

4招预防运动猝死
方法1:注意及控制心率
大马专科医生林本雄表示,要避免运动时猝死,最重要的是注意和控制心率!近几年推出的多款智能手表都具有检测心率的功能,可以用来评估你的运动负荷量。如果运动时超过最高心率(Maximum Heart Rate, HRmax)就会非常危险,随时都有可能猝死哦!

最高心率(HRmax) = 220 – 实际年龄
如果你的年龄是25岁,就代表你的最高心率是“220-25=【195】”。然而,这并不代表只要维持在最大心率以下就正常。根据美国心脏协会分享资讯,建议在进行不同强度的运动时多观察心率,将心率维持在以下水平:
中等运动强度:最高心率的 50% 至约 70%
剧烈运动强度:最高心率的 70% 至约 85%

方法2:运动不宜盲目坚持
这里划重点!痛是身体重要的信息机制,警示身体有危险。尽管肌肉酸痛属于正常现象,但运动时出现刺痛或麻痹的感觉就要特别注意。在运动期间,如果你感觉自己呼吸困难、飙冷汗或者视觉模糊,那就要立刻停下来,不要坚持。如果休息一阵子后还是感觉不舒服,建议立即求医。

方法3:空腹或饱腹不宜运动
空腹时运动是相当危险的,医生建议早晨运动前先喝水、吃点饼干垫肚子。相反,吃太饱也不可以做剧烈运动,否则会影响胃的消化功能,影响肠胃健康。

方法4:酒后不宜运动
由于酒精会使心率和血液循环加快,所以酒后运动反而会进一步提高心率,导致心血管负荷增加,提高心源性猝死风险。因此在前一晚喝酒,隔天醒来酒精还残留体内,必须避免剧烈运动哦!

关注我们的👉INSTAGRAM和👉小红书,你就不会错过各种吃瓜娱乐消息、打卡景点、生活潮流、好康优惠等。😍
延伸阅读
让我们一起维护言论自由精神,营造理性交流环境;提醒留言不要人身攻击、鼓吹种族与宗教仇恨、诽谤及造谣等。本网站有权删除任何违反此原则的留言。
专门研究运动和健康de1哈佛大学教授I-Min Lee,推荐了5种超级适合抗衰老的运动方式,不管你是年轻人、上班族,还是退休一族,都能从中受益。到底这5种“逆龄”运动是什么呢?现在就来揭晓!
1.游泳
游泳是对关节特别友好的运动,水的浮力会减少身体负担,不怕伤膝盖,关节炎的人也能放心游。它可以锻炼全身的肌肉,提升心肺功能,还能帮助减肥、放松压力,对改善心情也有用。长期坚持游泳,不仅身体年轻,心情也跟着年轻了!

2.太极拳
太极拳节奏缓慢,动作柔和,适合任何年龄层,特别是年纪稍大的朋友。它可以提升平衡力,减少跌倒风险,还能放松大脑,就像在动中冥想。每天慢慢打上一套,身体稳了,心也静了。

3.肌力训练
别以为力量训练只是健美人士的事,其实它对抗衰老非常有效。它可以增强肌肉、提高代谢、增加骨密度,还能预防骨质疏松和肌肉流失。你不一定要去健身房,弹力带、哑铃、甚至自身体重都可以做训练。

4.步行
走路看起来平平无奇,但其实好处超多。它可以帮助控制体重、保护心脏、改善情绪,还能刺激大脑、增强认知力。每天散步30分钟,比你想的更“保鲜”!

5.凯格尔运动
这项运动可能有点陌生,但非常实用。它主要是锻炼骨盆底肌肉,能帮我们更好地控制大小便,预防尿失禁,还能增强核心力量。最棒的是,这项运动随时随地都能做,没人会知道你在“偷偷锻炼”~

以上5种运动结合了有氧、力量、平衡、柔韧性,让你从内到外都更健康。适合各种年龄,尤其对中老年人特别友好。还有大量科学研究支持:这些运动,真的能延缓老化、预防慢性病、改善情绪。
关注我们的👉INSTAGRAM和👉小红书,你就不会错过各种吃瓜娱乐消息、打卡景点、生活潮流、好康优惠等。😍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