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人物】90后女生马凯琳徒步三大洲:从记者到背包客 “我想让人生变得精彩”

100种人就有100种生活方式,【酱人物系列】走访各领域的人物,带来他们的生活观点,让你换个“视野”看待你的人生,为你的生活灵感来点启发。本期有幸邀请90后背包客兼户外旅游领队马凯琳,分享她如何爱上徒步旅行,以及徒步800公里西班牙朝圣之路的心路历程。
马凯琳,1992年出生于吉隆坡市,毕业于台湾铭传大学新闻系,辞去2年记者工作后,便踏上了她的徒步之旅。她至今走过了西班牙朝圣之路、美国太平洋屋脊步道、尼泊尔珠穆朗玛峰基地营EBC等徒步路线,2022年起带团旅游,著有《哪有什么勇敢,不过就是没死》、《荒唐旅程:疯了才会来印度》。

徒步不仅是旅行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与一般人相同,凯琳在毕业后就投入了朝九晚五的工作,然而忙碌的职场生活却让她倍感疲惫。
“看见别人精彩的人生,我也想让自己的人生变得精彩”,凯琳分享在2年记者工作中,探访了不少名人的精彩事迹,促使她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于是决定裸辞穷游,去实现她徒步旅行的心愿。

当时她带上不多的存款,就背起行囊在越南、寮国、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展开了长达2个月的徒步旅程。谈及喜欢的旅游方式,她表示自己对于行程安排相当随性,通常会先在当地漫游一天,再决定如何开启旅程。她笑称,“如果有人问我要不要一起去旅行,我都会先告知自己其实不太会做旅游攻略。”
相比起享受吃喝玩乐,凯琳更注重旅途上的体验,以及与当地人的交流。对她而言,徒步的每个瞬间都能让她打开感官,感受这世界的新奇,“我会比较喜欢深入点的旅游方式,比如看这国家长什么样,了解这个地方。”


后来她在旅途中遇见了形形色色的人,得知当时国外正流行“居家上班”(Work from home),才发现原来工作可以不限制地点。于是她决定靠接案赚钱,在旅途上远程工作(remote work),“我当初是打算辞职后,去东南亚国家徒步旅行2个礼拜,等到钱花得差不多再回去找工,那之后我感觉又打开了一个新世界,就觉得不一定要回去上班。”

除了自由接案,她也在2017年开始经营YouTube频道,分享旅游攻略、文化趣事等内容,至今已累积了3万以上的订阅者。她表示,由于独自旅游过于无聊,因此选择把路上的所见所闻拍下来,再分享至YouTube平台。她笑称,“每次别人来问我旅游攻略,我都很懒得一一回答,就干脆录个影片,让大家自己去看。”
随着旅游视频在近年来逐渐饱和,如今她在旅途上也不再执着于拍摄,“我拍摄影片是为了记录旅程,如果是为了与其他旅游博主竞争而拍,反而会牺牲掉我的旅游体验。”

不要相信当下想要放弃的感觉
走过不少徒步旅程,西班牙朝圣之路对她而言却有着特殊意义。
2019年,凯琳在朋友的邀约下,与3位朋友踏上了西班牙朝圣之路。他们一行人怀着期待的心情来到朝圣之旅的起点——圣让皮埃德波(Saint Jean Pied de Port),眼见路上的徒步者寥寥无几,才发现冬天是朝圣之路的淡季。
由于冬季天气寒冷、气候不稳定,因此选择在冬季启程的徒步者很少,而朝圣之路上提供便宜住宿和充足设施的庇护所,大部分都在这季节闭门不营业,“因为我是没有想这么多的人,想去就去,去了才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可是人已经在那边了。”

他们出发第一天就在气温10度的寒天中,步行了大约30公里的路程。即便大雪纷飞的景色十分唯美,但要在风雪中步行并不容易。她当时穿着的轻薄雨衣没多久就被风雨摧残得惨不忍睹,而他们踏在雪地上的每个步伐都容易陷入柔软的雪堆,行走起来十分费力。

朝圣之旅才刚刚展开,她在路途上便开始祸不单行。她无奈表示,当时那双陪伴自己许久的徒步鞋开始失去防水功能,使她不得不长时间穿着潮湿的鞋子步行。即便她后来买了一双新鞋,但长时间徒步让她的脚底不可避免地长满水泡。
在长达800公里的路程,她每天都迈着疼痛的步伐前进,脚上的水泡和膝盖上的旧伤成为了她这段路程最煎熬的磨练。

她承认,在这段伴随着痛苦旅程中,自己曾无数次想要放弃,也不断自我怀疑为何要踏上旅程。然而每次她身心俱疲地来到庇护所休息,志工们都会给予她温暖人心的鼓励,让她始终在朝圣之路上坚持了下来。
“在旅程中想要放弃的人是很多的,但不要去相信当下要放弃的感觉”,在走完朝圣之路,她收获到了不少感悟,认为每次痛苦的当下都是最想放弃的时候,直到完成目标的那一刻,大家就会感受到成就感,“无论过去有多痛苦,你在走完后就会忘记那些痛苦,这就是为什么大家会对徒步上瘾。”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步伐
她分享,其实在徒步界也会有贫富差距,单从装备和住宿上就能看得出来。
对于凯琳而言,脚底起水泡的情况十分常见,但也有不少徒步者并没有这种困扰。他们不仅拥有最轻的背包、最好的外套、最优质的徒步鞋等顶级装备,同时还有资金选择更舒服的生活方式,例如住在私人酒店,或是在餐厅用餐。反观自身处境,她表示自己除了装备简陋,多数时候也只能去市场买食材,回到庇护所烹煮三餐。

从朝圣之路反观人生,她不得不承认世界上总会有人天生就具备比一般人更好的出生条件,但这对她而言并不是抱怨的借口。她清楚地知道,即使没有最好的装备、没办法住上酒店,她仍然能够凭借更多的努力和坚强的意志力完成朝圣之路,“在朝圣之路,就算是穷游也是可以走完的。”

无论人生起跑点在哪,她认为每个人都走在不同的道路上。无论你做出的困难或轻松的人生抉择,其实都没有对错之分,关键在于我们能否真正面对自己所做出的选择,接受其中的挑战,承受其中的困难,而非后悔自己的选择,嫉妒别人的人生。
她分享,在朝圣之路上,她遇见了许多因为各种理由而出发的徒步者,有人为了鼓励病床上的朋友,有人则是为了完成个人成就。即便每个人都走在相同的路上,但每个人在自己的朝圣之旅中带着各自的伤痛前进,无论是肉体上的疼痛,或是心灵上的创伤,都在这段旅程中寻找内心的疗愈与回答。
即便互不相识、语言不通,徒步者在路中会互相给予支持的力量,而她一路上也收获了不少徒步者和志工们的支持与鼓励,让她在漫长的道路上感受到不少人间温暖。




错过了也没关系,沿路会遇见更美好的风景
走完了西班牙朝圣之路,凯琳更是爱上了徒步的感觉。
她分享,徒步对她而言就像是心灵旅程,让她对自己和生命有了更深层的认识和体悟。以往自己做事情比较急躁,总觉得很多事情都一定要做到,但如今她学会放慢心态,去享受旅途的过程。她认为,旅游不一定拍照打卡,即便错过了某个景点也没关系,“有时错过某个景点或许是有‘原因’的,而那个‘原因’可能会比抵达那个景点还要有趣。”

“其实徒步也是这样,很多时候抵达终点是没有感觉的,反而路途的风景会很美,甚至有时会觉得路上太美了,干脆就不走了”,如今的她更专注于把握当下,对于未来的规划也没多想,“我觉得未来是很难预期的,我不会去预期自己接下来怎么走。”
除了西班牙朝圣之路,凯琳至今也挑战了美国太平洋屋脊步道、日本熊野古道、尼泊尔珠穆朗玛峰基地营EBC等徒步路线。想要用脚步丈量这个世界并不简单,但她仍然走在环游世界的梦想旅程,享受徒步带给她的乐趣。

黑茶编采访手记
人类从徒步到乘坐交通工具,科技带来的便携让我们更快速抵达目的地,使我们不知觉追求快速达到成就。然而,在越早的年纪达成人生目标,是否就意味着我们更快地成为理想的自己呢?透过凯琳的旅途故事,我们不难发现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经历许多难关与苦难,唯有克服了难走的路才懂得其中的意义所在。无论你的人生起跑点在哪,你都行走在属于自己的赛道上。与其羡慕别人的人生,不如专注于自己的人生步伐,相信你一路上所收获的成长都是独一无二的。
“背包旅神”马凯琳 小档案
出生:1992年
现职:背包客、户外旅游领队
探索历程:
👉🏻 曾担任记者工作2年,裸辞后在东南亚、中国多个国家展开徒步之旅
👉🏻 拥有多国徒步经历,其中包括西班牙朝圣之路、美国太平洋屋脊步道、尼泊尔珠穆朗玛峰南坡登山大本营EBC等
👉🏻 2022年起开始带团,成为户外旅游领队
👉🏻 自费出版旅游书籍《哪有什么勇敢,不过就是没死》、《荒唐旅程:疯了才会来印度》
关注我们的👉INSTAGRAM和👉小红书,你就不会错过各种吃瓜娱乐消息、打卡景点、生活潮流、好康优惠等。😍
上一期【酱人物】
让我们一起维护言论自由精神,营造理性交流环境;提醒留言不要人身攻击、鼓吹种族与宗教仇恨、诽谤及造谣等。本网站有权删除任何违反此原则的留言。
不知道你们的办公室有没有这样的同事:一点点事情都做不好、每次遇到问题不会解决,还懂不懂就摆臭脸?恭喜你😭 你可能遇到“办公室巨婴”啦!😵💫 本期就来带你看看办公室巨婴的特征,以及教你怎么应对!
办公室巨婴特征
特征一:只是会做“伸手党”
办公室巨婴一般不愿自己动脑解决问题,问他东西总是一问三不知,却又习惯理直气壮地要别人“帮忙”。不仅如此,还会将别人的付出当作理所当然,甚至连一句感谢没有。
特征二:做事虎头蛇尾
办公室巨婴做起事来常常没有收尾概念:不会主动汇报进度、任务做一半、出了状况还要人告诉他才知道。另外,做起事来也经常忘东忘西,没有交待,拖垮整体效率。
特征三:缺乏判断能力
办公室巨婴遇到问题不是先自己尝试解决,也不会厘清问题的重点,而是开始“群发求助”或制造焦虑,没有独立思考能力,也缺乏解决问题的主导性。

特征四:情绪化又没边界感
办公室巨婴的情绪来得快、走得慢,一不顺就生气、哭闹、甩脸色,丝毫不管周围同事的感受,总是把“我很委屈”、“你都不懂”挂在嘴边,将职场变成情绪战场。
特征五:消极怠工
办公室巨婴在面对挑战时只会抱怨:“我不会”、“太难了”、“为什么不能叫XX做?”,却从不想办法怎么增进自己,容易破坏整体团队士气。

遇到办公室巨婴怎么办?
方法一:保持冷静
面对办公室巨婴的情绪化反应,要先稳住自己情绪,当对方说出让人无语的话,试试深呼吸、短暂离开现场,避免情绪上头吵起来。
方法二:适度回应不正面交锋
不是每场冲突都值得硬碰硬,有时可以适度回应、稍作称赞(例如“谢谢你提醒我”),既保和气,也避免让小事升级为人际纠纷。
方法三:表明立场
面对不合理的请求,可以表明立场并坚定地说“不”,例如:“我现在手上有项目在赶,建议你先写个草稿我们再一起看”,这样做提供替代方案,也能避免被情绪勒索。

方法四:长期共事者可适度引导
如果对方是你必须长期合作的同事,可以适时提供一些工作建议、建立清晰的职责区分,慢慢培养他们的自主意识和责任感。
方法五:及时寻求上级协助
如果和办公室巨婴共事已经对你造成无法负荷的压力,别一个人默默承受,可以私下向上级反映,保护自己的情绪健康也是一种专业。
📌爱思莉小编碎碎念:办公室巨婴并不稀奇,但能长期在职场中“巨婴生存”的,往往是因为身边的人太“包容”,适当设限、合理应对,不是冷酷,而是为了保护自己的专业与尊严!你也被办公室巨婴缠上了吗?欢迎留言区匿名爆料~🙈
关注我们的👉INSTAGRAM和👉小红书,你就不会错过各种吃瓜娱乐消息、打卡景点、生活潮流、好康优惠等。😍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