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运行李前一定要做这件事!行李损坏可以索赔!

相信很多人都跟小编一样,搭飞机的时候将行李箱送去托运的那一刻都非常紧张,心里都会默默祈祷在目的地找回行李箱的时候依然完好无损🙏 但我们真的不知道意外什么时候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分分钟回到来的时候,行李箱已经破了一个洞🥺️ 最近一名网友就分享在搭飞机前,只要做多一个动作,就可以在行李箱出意外时妥善解决问题哦!
托运前拍视频作为证据
美国一名网友泰勒分享,每次她在排队托运行李的时候,都会拍摄视频360° 记录行李箱的外观,以防万一,在发生意外的时候可以作为证据。
一旦行李在托运过程中损坏或遗失,这则视频就可以当作证据直接交给航空公司,替自己省下很多麻烦,因为视频可以证明行李箱在托运前安然无恙,并没有损坏。

行李箱发生意外可以获得赔偿
泰勒说,这个做法也救了她两次,在行李箱发生意外时可以作为证据,让她可以顺利获得赔偿。
旅游保险专家达夫也认同这个方法哦!他说在托运前给行李箱拍照是非常有用的,在行李遗失或被偷时,可以让负责单位知道行李的外观,方便他们找回,或是当行李箱被摔坏时,可以向航空公司或保险公司求偿。

网友们也赞同泰勒的提议,在留言中写道“我曾在行李失物招领处工作,我建议真的要这么做,这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我是卖行李箱的,我经常提醒顾客要拍照或录下自己的行李箱,当作证据”、“我去年也这么做了,结果真的帮了我,那时候我的行李不见了5天”。
也有网友分享个人的惨痛经验,“之前我的行李被摔坏,但是我没有获得赔偿,因为我没有证据”、“有一次我的行李被偷,结果去申请理赔时,保险公司要我提供照片,从此以后我都会给行李箱拍照”等。
所以,大家在托运之前,记得把行李箱拍下来,以备不时之需啊!

资料来源:星洲日报
关注我们的👉INSTAGRAM和👉小红书,你就不会错过各种吃瓜娱乐消息、打卡景点、生活潮流、好康优惠等。😍
延伸阅读
让我们一起维护言论自由精神,营造理性交流环境;提醒留言不要人身攻击、鼓吹种族与宗教仇恨、诽谤及造谣等。本网站有权删除任何违反此原则的留言。
你有没有试过,下班回到家朋友突然来约你出门,想留在家耍废却又担心错过什么好玩的事情?这种心态其实是“错失恐惧症”(FOMO)!🥶 但近年来,一种新的生活态度逐渐流行起来,那就是“错失的快乐”(JOMO),主打一个随遇而安,享受“错过”所带来的快乐~ 一起来看看这究竟是什么吧!😆
JOMO:错失的快乐
JOMO 是“Joy of Missing Out”的缩写,意思是“错失的快乐”,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即主动选择不参与某些社交活动或社交媒体的纷扰,从而享受宁静、自在和当下的满足感。

具体表现:
✅拒绝无意义的社交活动:选择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独自登山、在家看电影或听音乐,而不是参加那些让自己感到疲惫的聚会。
✅放下对外界动态的执念:不因错过他人的生活而焦虑或嫉妒,专注于自我充电和内心平静,比方说选择在周末不去参加朋友的派对,而是待在家里享受一段安静的时光。
✅减少社交媒体的使用:通过数字排毒(digital detox)的方式,提升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例如,你可以设定每天只查看社交媒体一次,或者在晚上完全不使用手机。

FOMO:错失恐惧症
FOMO 是“Fear of Missing Out”的缩写,意为“错失恐惧症”。这是一种心理状态,指的是人们担心自己缺席某些社交事件、经历或互动时,别人可能正在享受有意义或愉快的体验,从而产生持续的不安和焦虑。
具体表现:
✅对社交活动的忧虑:担心自己被排除在外,比如错过朋友的聚会、热门电视剧的讨论等,所以什么活动都想去,什么新鲜话题都不想错过。
✅频繁使用社交媒体:害怕错过最新动态,频繁查看社交媒体,甚至在吃饭或睡觉时也不放过。这种行为不仅影响正常生活,还可能导致注意力分散和焦虑。
✅担心社交地位受损:担心错过重要社交活动会影响自己在社交圈中的地位,导致被边缘化,下次朋友聚会就不会叫你一起。

FOMO和JOMO有什么区别?
属性 | FOMO(Fear of Missing Out) | JOMO(Joy of Missing Out) |
---|---|---|
定义 | 害怕错过,担心自己遗漏了重要或有趣的事物 | 主动选择错过,从中获得满足与快乐 |
行为表现 | 频繁刷社交媒体,强迫性参与活动,害怕落后 | 主动断联,享受独处,优先自我和真实体验 |
心理影响 | 增加焦虑、压力、孤独感,降低幸福感 | 提升幸福感,减少压力,增强自我满足感 |
生活态度 | 容易被外界牵引,追逐潮流和认可 | 注重自我选择,重视内心平衡和自主性 |
总的来说,FOMO和JOMO两者分别代表了现代生活中两种截然不同的心理状态和生活方式选择,并没有对或错的分别,也可以根据当天的心情转换,想去聚会就去,不想去的话在家享受me time也很舒服,你更喜欢哪一种呢?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