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忙也要上厕所!过度憋尿的5大危害

在日常生活中,憋尿似乎已成为一件很普遍的事。无论是很忙走不开,或是遇上长时间通勤而无法上厕所的情况,人们总会因为各种情况而不得己长时间憋尿。然而,长期憋尿会给身体带来不可逆转的损害。本期向大家说明过度憋尿的5大危害,以及预防泌尿道发炎的3种方法。
过度憋尿的5大危害
在无法上厕所的情况下,短时间憋尿其实不会对身体造成很大的伤害。然而,要是憋太久,那就会对身体造成许多不好的影响。
1、排尿时感到疼痛
由于人在憋尿时,膀胱和尿道的括约肌需要紧闭,才不会让尿液流出。然而,部分肌肉会因长时间憋尿而持续紧绷,排尿时也可能会造成疼痛。
2、无法正常排尿
在过度憋尿的情况下,膀胱会因长时间撑大而使肌肉失去弹性,导致无法正常收缩、排尿。
3、泌尿道感染
过度憋尿还会让细菌有机会在尿道滋生,导致泌尿道感染,其中症状有:
👉 频尿
👉 排尿时有刺痛感
👉 骨盆或下腹疼痛
👉 尿液有很浓的味道或有臭味
👉 尿液混浊、颜色深或有血色
*注意:不常喝水也容易导致尿道感染哦!
4、提升肾结石风险
尿液在膀胱中滞留时间过长,会导致草酸钙、尿酸等矿物质成分沉淀,从而增加泌尿系结石的发生风险。
5、骨盆肌损伤
人在憋尿时,膀胱和尿道的括约肌需要紧闭。然而过度憋尿会导致括约肌损伤,受损严重的话还可能导致尿失禁。

预防泌尿道发炎的3种方法
根据《康健杂志》的建议,在发现自己排尿时有疼痛感,或泌尿道感染时,可以按照以下方法预防泌尿道发炎:
1、少量多次摄取充足水份,观察尿液颜色,判断是否摄取足够水量
2、养成三餐后、睡前等固定时间排尿的习惯
3、摄取蔓越莓汁、益生菌或甘露糖(Mannose),降低感染风险

关注我们的👉INSTAGRAM和👉小红书,你就不会错过各种吃瓜娱乐消息、打卡景点、生活潮流、好康优惠等。😍
延伸阅读
让我们一起维护言论自由精神,营造理性交流环境;提醒留言不要人身攻击、鼓吹种族与宗教仇恨、诽谤及造谣等。本网站有权删除任何违反此原则的留言。
你是不是也经常在晚上10点纠结:“要不要早点睡?”😣 明知道早点睡比较健康,但手机一滑、剧一追,就不小心拖到了12点!🥶 表面上只是少睡两小时,但你知道吗?这两个时间点入睡,对身体的影响可能是天壤之别!一起来看看吧~
差别一:代谢功能差异
晚上10点入睡的人代谢能力会明显比12点入睡的人更好!10点入睡时,人体在11点左右进入深度睡眠阶段,肝脏开始高效代谢体内毒素和代谢产物,促进排毒和血液循环,有助于提升整体代谢功能;而12点入睡则错过了这一重要的代谢修复窗口,可能导致肝脏代谢压力增大,功能降低。

📌具体表现
10点入睡:肝脏在11点左右进入高效代谢状态,能够更好地清除体内的毒素和代谢废物,促进血液循环,提升整体代谢功能。
12点入睡:错过肝脏代谢的黄金时间,肝脏代谢压力增大,功能降低,可能导致体内毒素积累,影响健康。
差别二:内分泌和激素分泌
晚上10点左右是褪黑素分泌的“黄金时间”,褪黑素能帮助缩短入睡时间,提升睡眠质量,延长深睡眠阶段,促进身体恢复和激素平衡。晚于10点睡觉,尤其是12点以后,褪黑素分泌减少,影响睡眠质量和内分泌系统稳定,可能引发激素紊乱。

📌具体表现
10点入睡:褪黑素分泌旺盛,帮助缩短入睡时间,提升睡眠质量,延长深睡眠阶段,促进身体恢复和激素平衡。
12点入睡:褪黑素分泌减少,入睡时间延长,睡眠质量下降,可能引发激素紊乱,影响内分泌系统的稳定。
差别三:睡得多更健康!
晚睡两小时往往意味着睡眠时间缩短,成年人推荐每晚7-9小时睡眠,晚睡可能导致睡眠不足。睡眠不足会增加肥胖、心血管疾病、免疫力下降、认知功能减退及心理障碍的风险。另外,研究显示,10点以后入睡的人肥胖和腹型肥胖风险增加约20%,凌晨2点以后入睡风险更高,且白天补觉不能完全弥补夜间睡眠不足的损害。

📌具体表现
10点入睡: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每晚7-9小时,有助于维持健康的体重,降低心血管疾病、免疫力下降、认知功能减退及心理障碍的风险。
12点入睡:睡眠时间缩短,可能导致睡眠不足,增加肥胖、心血管疾病、免疫力下降、认知功能减退及心理障碍的风险。即使白天补觉,也不能完全弥补夜间睡眠不足的损害。
总的来说,虽然晚睡两小时看似无足轻重,但对身体的影响却是深远的!晚上10点入睡不仅有助于提升代谢功能,还能促进褪黑素的分泌,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降低多种健康风险。所以,为了健康,建议尽量调整作息,争取在晚上10点左右入睡,享受健康的生活。

资料来源:搜狐网、“生命时报”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的👉INSTAGRAM和👉小红书,你就不会错过各种吃瓜娱乐消息、打卡景点、生活潮流、好康优惠等。😍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