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破解“冒充熟人”骗局!银行列“诈骗电话”5大常见迹象

5大常见迹象告诉你,这绝对是诈骗电话🙋!如今国内网络诈骗罪案仍居高不下,不少骗子利用受害者个资,冒充受害者熟人身分骗取金钱。大众银行为此分享了“冒充熟人”骗局的运作模式,以及5大常见迹象,教你如何分辨“诈骗电话”,避免陷入骗局!
大众银行(Public Bank)于今年3月分享了“冒充熟人”骗局的运作模式,以及“诈骗电话”5大常见迹象,并呼吁民众对此保持警惕。

“冒充熟人”骗局如何运作?
1、诈骗者将会冒充受害者熟人的电话,透过短信或语音信息联系受害者。
2、诈骗者冒充受害者熟人的声音,以紧急情况和需要受害者救济为由借钱。

3、受害者没有把情况调查清楚,就立即将钱转至对方给予的指定户口。
4、一旦资金存入给指定户口,诈骗者便会拉黑受害者。
5、受害者在与真实熟人取得联系后,才察觉自己陷入骗局。

“诈骗电话”5大常见迹象
1、诈骗者会试图让你恐慌,逼迫你仓促转移资金。
2、诈骗者会编造故事,表明他们处于紧急情况,需要你立刻转钱到指定户口。
3、来电、短信及语音留言所显示的电话号码,与你熟人的电话号码并不匹配。
4、短信内容不明确,并且显得太过笼统。
5、在转账过程中,收款户口名称与你熟人不相符。

如何避免陷入“冒充熟人”骗局?
1、保持冷静。若心存疑虑,建议向你身边信任的人寻求意见。
2、如果收款人姓名与你熟人的姓名不同,请勿转账。
3、用你所保存的电话号码联系那位熟人,以核实真实情况。
4、向对方询问只有你和你熟人知道答案的问题,以验证对方身份的真假,例如:昵称、曾经历的特殊事件等等。

欲了解更多详情,民众可拨打03-21773555或发送电邮至[email protected],联络该银行的个案管理团队。倘若发现你的银行户口出现可疑活动,民众也受促立刻联系全国诈骗响应中心(NSRC)热线997。
资料来源:大众银行
关注我们的👉INSTAGRAM和👉小红书,你就不会错过各种吃瓜娱乐消息、打卡景点、生活潮流、好康优惠等。😍
延伸阅读
让我们一起维护言论自由精神,营造理性交流环境;提醒留言不要人身攻击、鼓吹种族与宗教仇恨、诽谤及造谣等。本网站有权删除任何违反此原则的留言。
政府预计将会在明年7月推出Digital ID,也就是电子身分,首相安华也在12月头率先成为了我国注册数字身分的第一人!究竟“电子身分”是什么呢?是不是使用了电子身分,以后出门就不需要带实体身分证了?电子身分到底安不安全呢?本期小编整理了电子身分的懒人包,一起来看看吧~

数字身分的特点
数字身分是由微电子系统研究院(MIMOS)开发的系统,预计在明年7月1日开放让民众登记使用,主要是用来验证身分,用户的资料不会由系统储存,而是会储存在各个政府机构的数据库中。
数字身分就如同虚拟的大马卡,可以在线上使用,让用户在上网的时候更加地安全、迅速和方便。在民众登记数字身分之后,可以通过扫描数字身分即可登入政府统一官网,或者未来推行的政府超级手机应用程式,无需记着各种不同的密码。
数字身分并没有储存用户生物特征资料(biometrics),如指纹等等,也不会收集用户的资料和网上行踪,更不会暴露个人资料,而且也不能取代大马卡成为身份证明。
简单来说,按照目前的概念,数字身分主要是用来进行各种网站的身分验证,降低网上身分被滥用的风险,让我们可以更安全、方便地使用各种网络服务。

数字身分的好处
- 安全的自我验证方式
- 在使用网上服务时不用通过各种身分验证
- 降低网上身分被滥用的风险
- 登入网上政府服务(JPJ、警方、JPN、反贪会、内陆税收局)
- 可以统一登入各种手机应用程式的
- 安全、迅速及简单地进行线上交易

数字身分主要功能
以下为暂定功能,实际功能仍需等待政府决定
- 统一登入以便使用政府服务,包括各个部门和机构,例如JPJ和移民局等
- 外籍人士申请签证、通行证和准证
- 私人医疗机构服务如药剂行、入院、居家看顾、护士中心
- 财务及电子商务如银行、网购和电子钱包
- 发放针对性津贴如汽油、煤气、家庭用品
- 医疗服务(预约看病)
- 交通与保险(电召车)
- 通讯服务(申请SIM卡)
资料来源:星洲日报
关注我们的👉INSTAGRAM和👉小红书,你就不会错过各种吃瓜娱乐消息、打卡景点、生活潮流、好康优惠等。😍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