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新29日开通VTL! 你需要知道这些事

首相办公室昨日宣布,马新两国的陆路将与航空旅游走廊(VTL)同步在11月29日开放,意即两国民众在符合VTL的条件下,可自由入境往返免受隔离。
国际贸易及工业部(MITI)也将陆路VTL指南上载至官网,还提供了旅客入境清单,确保万无一失。根据指南,在马新陆路VTL下入境两国的步骤是:
【出发前】
-准备电子版的疫苗接种证书、接种者旅游通行证
-下载MySejahtera手机应用程式或新加坡Trace Together手机应用程式
-入境大马前,须到https://mysafetravel.gov.my登记
-入境新加坡前,须到https://go.gov.sg/vtl-portal登记
-打印有二维码(QR Code)的疫苗接种证书、接种者旅游通行证(大马入境新加坡的长期签证持有者)
-打印医药保险/旅游保险(入境新加坡的旅客)及其他相关文件
-在指定的官网购买巴士票:http://www.causewaylink.com.my 或 http://www.transtar.travel
-出发前2天,进行RTK或ART/PCR检测
-至少2小时前抵达登车处
【离境处】
1.确保以下文件都准备好:
-陆路VTL申请证明
-RTK或ART/PCR检测报告
-疫苗接种证书
– 疫苗接种旅游通行证
-护照
– 医药保险/旅游保险相关文件
-巴士票
2.大马人必须填写新加坡入境卡
3.新加坡人需要呈交电子健康申报卡(eHDC),包括上载疫苗证书QR Code。
【抵达时】
-在拉庆车站(Larkin Sentral Bus)进行检测
-在移民局提供所有所需文件
【抵达后】
-通过MySejahtera手机应用程式或新加坡Trace Together检查状态
【入境清单】
根据MITI提供的旅客入境清单,旅客须准备的文件:
-进行陆路VTL网上申请
-巴士票
-RTK/ART/PCR检测结果
-旅游/医药保险(如适用)
-疫苗接种证书
-疫苗接种旅游通行证(如适用)
-大马MySejahtera手机应用程式或新加坡Trace Together手机应用程式
-至少2小时前抵达上车点或入境点
-护照或身分证
-长期签证副本
其他Q&A
1.谁符合资格?
a)完成接种的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公民、永久居民、长期准证持有者;至于12岁以下尚未接种的孩童,须由已经完成接种的父母或监护人陪同。
b)在大马或新加坡逗留至少14天
2.需要在哪里登记?
新加坡到大马:https://mysafetravel.gov.my
大马到新加坡: https://go.gov.sg/vtl-portal , 尤其准证持有者 须最少三天前申请疫苗接种者通行证(VTP)
3.可选择什么交通工具?
a)指定提供VTL航班的航空:
-AirAsia
-Jetstar Asia
-Malaysia Airlines,
-Malindo Air
-Scoot
-Singapore Airlines
b) 陆路,但只限巴士,不可自行驾驶入境
可在指定的官网购买巴士票: http://www.causewaylink.com.my 或 http://www.transtar.travel
大马主要车站:新山拉庆中央巴士总站(Larkin Sentral Bus Terminal)
新加坡主要车站:新加坡奎因街巴士总站(Queen Street Terminal)、兀兰巴士临时转换站(Woodlands Temporary Bus Interchange)
4.检测要做几次?
出发前2天要进行RT-PCR冠病检测,抵达后须再接受ART检测或PCR 检测 。
想知道航空VTL吗?赶紧点击以下链接👇
让我们一起维护言论自由精神,营造理性交流环境;提醒留言不要人身攻击、鼓吹种族与宗教仇恨、诽谤及造谣等。本网站有权删除任何违反此原则的留言。
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说法:越亲密的人,越容易发火。你是否也曾发现,自己在亲密关系中,情绪波动更大,甚至对最爱的人发脾气?明明外面的人让你耐心十足,为什么一回到家或面对亲人、伴侣,情绪就容易失控?
1. 情感安全感让我们放松警惕
在亲密关系中,我们会觉得彼此是“安全的”,所以会放下防备,展现最真实的自己,包括负面情绪。就像穿上舒适的家居服一样,不用再担心情绪会破坏关系。反过来说,跟外人相处时,我们会更注意形象,因为担心可能带来的后果,所以情绪自然会被控制得更好。

2. 期待过高,失望成倍放大
我们常常对亲密的人,比如伴侣或者家人,抱有“你应该懂我”的期待,觉得他们应该无条件理解自己。可是当他们没有做到的时候,那种失望感就会被无限放大。其实,这种想法本身就不太合理。我们总是忽略了沟通的重要性,结果就容易产生冲突。
3. 情绪投射和模糊边界
在亲密关系里,很多时候我们会把自己的情绪和想法投射到对方身上。比如我们会认为伴侣“应该知道我在想什么”,当他们没有按我们的想法做时,我们就容易生气。而在跟外人交往时,由于边界清晰,情绪投射的情况少得多。

4. 压力释放和情绪“安全阀”
生活中的压力常常会在亲密关系里释放,因为这些关系给我们一种“情绪安全阀”的感觉。比如工作上遇到不顺心的事,回到家可能就会把情绪发泄到家人身上,表现为不耐烦或挑剔。这其实是因为我们潜意识里相信,亲密关系是牢固的,可以承受这些情绪的释放。
5. 固定的互动模式,容易陷入惯性
长时间的亲密关系往往会形成固定的沟通模式,比如通过争吵来寻求关注。当这种模式建立后,即使大家意识到有问题,也很难打破这种“争吵—自责—再争吵”的恶性循环。

如何改变这种情况?
✅学会识别自己的情绪需求
👉当情绪爆发前,试着问自己:“我现在需要什么?”是需要被理解,还是想要被倾听?搞清楚自己真正的需求,能帮助更好地处理情绪。
✅调整沟通方式
👉换一种表达方式,不是用“你总是不关心我”这种指责,而是说“我需要更多的情感支持”。这样既能表达自己的需求,又不会让对方觉得被攻击。
✅设定冷静时间
👉当冲突发生时,可以约定暂停一下,给自己和对方15分钟冷静时间。这样可以避免情绪高涨时说出伤人的话。
✅调整期待
👉接受一个事实,“即使是亲密的人,也不能完全理解我”。有时候我们需要主动表达,而不是希望别人自己猜到。
关注我们的👉INSTAGRAM和👉小红书,你就不会错过各种吃瓜娱乐消息、打卡景点、生活潮流、好康优惠等。😍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