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打空针 接种时你有权利这么做!

近期社交媒体上流传着各种不同的“打空针”视频,画面所见大多都是将针头插入手臂部位后,就将针头拔出,并没有“注射”的动作。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卫生部长拿督斯里阿汉峇峇亦表示,任何被证明在接种疫苗时被“打空针”的人士,当局将会安排他们接种新的疫苗。
其实为了避免拖缓整个接种过程,大部分的接种中心都不允许拍照和录影,所以我们该如何判断疫苗真的有注射进身体呢?卫生部较早前指出,民众在注射前后可以要求医护人员展示针筒,确保完成注入规定疫苗的剂量。小编也为大家特别整理几项接种时需要注意的事项,一起来看看吧!
了解所接种的疫苗
1.Pfizer-BioNTech
制造商:美国
种类:mRNA疫苗
剂量:2剂(相隔3周)
2.AstraZeneca – Oxford University
制造商:英国
种类:腺病毒载体
剂量:2剂(相隔9周)
3.Sinovac
制造商:中国
种类:灭活疫苗
剂量:2剂(相隔2周)
4.CanSino Biologic
制造商:中国
种类:病毒载体疫苗
剂量:1剂
5.国药 Sinopharm
制造商:中国
种类:灭活疫苗
剂量:2剂(相隔3-4周)
6.强生
制造商:美国Johnson&Johnson
种类:病毒载体疫苗
剂量:1剂
确保疫苗剂量
根据国家药剂监管机构(NPRA)的规定,阿斯利康疫苗的一剂疫苗为0.5毫升,辉瑞疫苗为0.3毫升,科兴疫苗则是0.5毫升。科兴是一瓶一剂,辉瑞则是6剂,每打开一瓶,需要一枚新针头抽出疫苗到针筒,再换上依然封存的新针头,待接种才开封,以保持卫生。

检查注射前后针筒
卫生部指出,接种者在注射前后可以要求医护人员展示针筒,分别是注射前确保活塞不在底部,注射后确保疫苗不存在针筒,活塞完全压下在底部。
可要求医护人员消毒
根据传染控制原则及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的指南,在以肌肉注射(intramuscular)方式为接种者接种冠病疫苗时,并不需要使用手套。
要是医护人员在为接种者接种疫苗时使用手套,那得在每次为不同的人接种后,更换新的手套。而且,医护人员在使用手套前和后,都得洗手消毒。
确保按照肌肉注射标准方式施打

根据雪兰莪州卫生局指出,疫苗的施打程序,是必需按照肌肉注射(intramuscular)的标准方式来进行。简单来说,亦即是打的是肌肉而不是血管。医护人员插入和抽出时,针头和皮肤都呈90度,针头插入皮肤后,应该向后拉活塞,一旦发现有血液进入针管里了,说明针头插进了血管而不是肌肉里,必须重新换针头和注射器,避免把疫苗打入血管里。
全程盯着接种过程
相信很多人都怕打针而闭上眼睛或转头不看,但是这种时候要勇敢些,紧盯着整个注射过程,确保自己有打到疫苗。
互相尊重体恤
前线医护人员每日不停歇为大众接种疫苗,以期达到全民免疫目标,请体恤前线人员辛劳,给予尊重适当检查,勿过度干涉,甚至干扰他们打针作业。
资料来源:星洲日报、冠病疫苗特别供应委员会(JKJAV)
让我们一起维护言论自由精神,营造理性交流环境;提醒留言不要人身攻击、鼓吹种族与宗教仇恨、诽谤及造谣等。本网站有权删除任何违反此原则的留言。
相信很多人曾开过这种玩笑:“你是偷看别人洗澡才长针眼的”。😅其实长针眼是腺体阻塞和细菌感染引起的,患者通常会感觉眼睛肿痛、刺痒,容易流眼泪,眨眼时有异物感,但绝对跟你“偷看”别人没有关系。
针眼被称为睑板腺炎或麦粒肿(hordeolum),是眼睑皮脂腺堵塞,引发腺体发炎、细菌感染,衍生成急性化脓炎症,所以学术上名叫急性睑腺炎。据悉,为了润滑眼球,人的眼睑睫毛下的腺体会分泌油脂,若皮脂腺分泌过盛,就会引发毛囊阻塞、细菌容易增生,就会长出小脓包,造成针眼。无论是眼睑内侧、外缘、眼角、眼睑上下侧,都有可能长针眼。
针眼可分2种
-外针眼:比较常见,又称外麦粒肿,通常长在眼睑外皮上,呈黄色、肿胀的脓包,触碰时会疼痛,刺破会流脓。外针眼通常起因于睫毛囊、皮脂腺、顶浆腺(大汗腺)感染。
-内针眼:长在眼睑内部,通常比外针眼更疼痛,最常见于睑板腺感染。睑板腺(又称麦氏腺)是分泌油脂的腺体,主要把眼睛中水层的水分留住,保持湿润。患者可能会出现眼睛灼热感、眼睑边缘结痂、眼球发痒、对光敏感、流泪、感觉有物体在眼中的不适感。
长针眼主要原因
1.用手揉眼睛,引发细菌感染
2.睡眠不足、用眼过度导致眼睑板旁平滑肌会异常收缩,使皮脂腺阻塞
3.过度疲劳、情绪紧绷,引发内分泌失调
4.饮食油腻、食用上火的食物
5.油性肤质,皮脂腺体分泌旺盛
6.脸部或眼周过敏,导致眼睛肿胀,阻塞腺体
7.卫生习惯不良,疏于清洁、消毒生活环境
针眼会传染吗?
针眼是不会传染,患者或同住的家人若同时长了针眼,较有可能是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或作息雷同导致的。不过美国医学媒体《Medical News Today》还是建议,若是同住的家人长针眼,则应避免使用同一条毛巾,尽量避免细菌交叉感染的风险。

针眼要怎么处理?
大多数轻微、初期的针眼都可以自行痊愈,但如果很不舒服,可以自行靠热敷缓和。若眼皮仅轻微肿痛、局部泛红,患者可自己沿眼睑轻触眼睛、找出痛点来热敷,促进患部血液循环,纾解发炎反应。
据《Medical News Today》建议,针眼热敷的水温不能太烫,以温水沾湿毛巾即可,轻轻压住患部10至15分钟,一天重复3、4次即可。
台湾眼科主治医生颜敏芳亦指出,如果针眼进入急性发炎期,肿痛会加剧、整区泛红,应改用短暂冰敷舒缓发炎,使用热敷反而会加重发炎反应。当然,患者应减少食用刺激、油腻的食物、避免上妆或戴隐形眼镜。
出现3种状况应就医
1.针眼发炎影响到视力
2.反覆感染长针眼
3.已施用热敷或休息,但针眼消不掉
用针挑行不行?
外针眼若发炎严重,极度疼痛难受,这时候就要用细针挑破脓包、让脓液流出。切记,这些都要专业医生处理,患者不要自行挑破针眼脓包!一旦脓液没有完全流出,会引起发炎的肉芽组织增生、长成肿块,是位于睑板腺的慢性发炎。
如何避免长针眼?
如果你本身是油性肤质的人,皮脂腺的分泌较旺盛,就是针眼的高风险群。饮食上应避开刺激、容易上火、油炸的食物,而且在生活上建议避免以下行为:
-使用过期的化妆用品
-睡前没有卸妆
-戴隐形眼镜前没有妥善消毒
-没有洗手就戴隐形眼镜
-熬夜
-营养不均衡
最后还是要提醒你,年纪大的人如果反覆长针眼或是针眼消不掉,应该就医检查,避免演变成眼睑恶性肿瘤。
参考资料:Medical News Today、良医健康、台湾康健
关注我们的👉INSTAGRAM和👉小红书,你就不会错过各种吃瓜娱乐消息、打卡景点、生活潮流、好康优惠等。😍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