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是亚洲家庭中最常用的餐具之一,但许多人可能没意识到,看似平凡的木筷或竹筷,若使用不当,竟有可能成为健康隐患的来源。医学专家提醒,长期使用未妥善清洁或过度老旧的筷子,可能会接触到黄曲霉毒素,而这是一种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一级致癌物的高风险毒素。

黄曲霉毒素是什么?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是由黄曲霉菌产生的天然毒素,广泛存在于受潮的谷物、坚果等食品中,而在潮湿不通风的环境下,木筷竹筷的表层毛孔也容易滋生霉菌,进而产生黄曲霉毒素。这种毒素具有极强的肝毒性,已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一级致癌物,长期摄入即便是微量,也可能导致慢性肝损伤、肝硬化,甚至肝癌。

根据台湾长庚医院肾脏科颜宗海医生的说明,木质或竹质筷子若未彻底清洁或经常处于潮湿环境下,其表面会积聚看不见的毒素,风险不容忽视。

哪些筷子更容易滋生毒素?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筷子材质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木筷 / 竹筷:易吸水、表面多孔,是最容易霉变的种类,需格外注意保养与更换频率。

‼️不锈钢筷:光滑不易残留细菌与霉菌,耐高温、较卫生,是目前较推荐的选择。

‼️玻璃纤维筷:不易发霉,耐用性强,但需注意选购正规厂家产品。

‼️塑胶筷:材质不稳定,使用时易受高温影响而释出有害物质,建议避免用于热食。

‼️一次性竹筷:虽名为“卫生筷”,但部分低劣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可能添加漂白剂或滑石粉,反而带来健康风险。

The Hidden Health Risks Of Chopsticks 2

筷子日常保养与使用守则

许多人会定期检查锅具、砧板是否老旧,却常忽略了同样每天接触的筷子。事实上,筷子与食物接触最频繁、最直接,使用安全性不容忽视。为了降低使用筷子所带来的潜在风险,建议留意以下几点:

定期更换筷子

尤其是木筷与竹筷,建议每3到6个月更换一次。若发现表面发黑、出现裂缝或异味,应立即更换。

保持干燥,避免发霉

使用后请立即清洗,并用干布擦干水分。切勿将湿筷长期放置在密闭筷桶或潮湿厨房角落。

定期高温消毒

可使用热水煮沸、蒸汽消毒柜或阳光暴晒,定期杀菌,减少霉菌滋生的风险。

避免选择颜色鲜艳、有图案或刻纹的筷子

这类筷子可能含有重金属或劣质染料,长期使用对健康不利。

羊咩咩小编建议,如果你家中仍在使用多年未更换的木质筷子,或者长期未消毒保养,现在正是时候重新检视,保护自己和家人的饮食安全。

资料参考:香港01

关注我们的👉INSTAGRAM和👉小红书,你就不会错过各种吃瓜娱乐消息、打卡景点、生活潮流、好康优惠等。😍

INTJ,仅占人口的2%怪咖。欢迎跟小编一起分享日常点滴!

What’s your Reaction?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