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洞酿意外该找谁赔?大马人必知这些事!

走在我国的道路上,看到路上有坑洞一点也不意外,但这种现象所造成车祸,绝对不止一两宗,绝对不会是最后一次。
当然,车辆超载、频繁使用,以及连日来的下雨季节,也是损坏道路的祸首。假设你非常小心驾驶,却不幸发生意外,且意外是路上的坑洞所引发,究竟谁应该对事件负责?我们看见路洞又该怎么做?如何才能向有关当局进行投报?
行驶遇路洞怎么办?
1.尽量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如果车速较快,不要急刹车或急转方向盘,以免造成更大的危险。
2.尽量避免撞到路洞,如果实在无法避免,请减缓车速,以减少撞到路洞的冲击力。
3.如果撞到了路洞,应该尽快停车,检查车辆是否有受损,若真的出现异常,请尽快联系保险公司和维修中心。
4.若你是骑摩托车,应该尽量保持直线行驶,进入路洞时,应该尽量松开油门,并且把身体向上抬起,避免身体受到冲击,切记不要急刹车或急转方向盘,以免失控。
遇到路洞这样投报
去年,吉隆坡市政局开通了WhatsApp热线,让民众直接投报民生问题,包括修补路洞。民众可拨打吉隆坡市政局热线(1800-88-3255)、投诉组(03-8000 8000)或WhatsApp至011 62396652。
另一方面,民众也可透过以下方式进行投诉,包括:
1.公共工程局网络投诉渠道aduan.jkr.gov.my、拨打JKR热线:1300 888 557或透过电邮投诉:[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2.也可透露工程部脸书专页(JKR)和推特(twitter)投诉,需附上姓名、电话联络、路洞地点资料。
3.公共投诉局网站pcb.spab.gov.my或手机应用程式 Respon Rakyat 2.0 App,填写要投诉的事项、详情、并附上路洞照片,投诉者的姓名、联系号码、电邮等资料。


路洞造成意外
谁该负责?
可能你不知道,道路失修是政府的失责,意味当局违反法定责任和疏忽,因此凡是因道路因素导致车辆损坏或伤亡意外,受害者可就此向负责单位如工程部、市议会、大道公司等索赔,包括医药费、入院费和汽车维修费等,索赔不成还可入禀法庭提出民事诉讼。
根据马来西亚1974年的道路、排水和建筑物法令,除了拥有特许公司的高速公路(如PLUS)以及属于私人公司的道路或经过分层认证的道路(如公寓)之外,公共道路都属于州政府的管辖范围,包括建造和维修。
但受害者必须拥有强而有力的证据,证明伤势是因为当局的疏忽造成,如工程局或大道公司的管理不善等。值得一提的是,对政府提出诉讼期为3年,如果事发当时已超过3年,则不能再提出诉讼;至于索赔的金额,将会根据受害者的损害来进行衡量。
至于成功案例可以追溯回去年宣判的案件,一名男子驾驶汽车经过破损道路时,因路洞导致汽车轮胎和轮辋损坏后,将加影市议会告上法庭,要求赔偿,最终赢得该场官司!法庭下令加影市议会以RM2980赔偿他的索赔,包括4个轮辋(RM1800)、1个轮胎(RM800)、调整费用(RM180)及拖车费用(RM200)。
洞等道路损坏造成意外事故的新闻屡见不鲜,尤其对于摩托骑士更是致命威胁。如果不幸的事件发生在你身上,不妨先谘询律师的专业意见,以维护自己的权益。当然马路如虎口,任何道路使用者都必须提高警惕,减少意外的发生。
关注我们的👉INSTAGRAM和👉小红书,你就不会错过各种吃瓜娱乐消息、打卡景点、生活潮流、好康优惠等。😍
看更多:
让我们一起维护言论自由精神,营造理性交流环境;提醒留言不要人身攻击、鼓吹种族与宗教仇恨、诽谤及造谣等。本网站有权删除任何违反此原则的留言。
想知道未来哪个行业最赚钱吗?或者说,你的行业是不是也在这个榜单上?快来看看世界经济论坛在《2025年未来就业报告》中提到未来几年,哪些行业会越来越吃香、哪些工作会变得越来越多吧!
1.农业与基础产业
农业虽然是传统行业,但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背景下,正迎来新一轮的增长。报告指出,到2030年,全球将新增约3400万个农业相关岗位,特别是农场工人的需求大幅提升。这一趋势受益于绿色农业政策和环保技术的推广。

2.物流与运输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数字化,物流行业快速扩张,带动了大量一线职位的增长,尤其是送货司机、仓储员等岗位。这些工作虽然不属高科技领域,但在现代经济中仍扮演关键角色。

3.科技与信息技术
技术领域依旧是增长最快、收入最高的行业之一。软件开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等岗位的需求持续上升。这些技术不仅推动企业创新,也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

4.建筑与制造业
城市化和基础设施更新换代,使建筑工人、工程技师等职位保持稳定增长。随着许多国家加大公共建设投资,这些传统行业仍具强大生命力。

5.医疗与社会服务
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催生出大量照护需求。护士、社会工作者、心理咨询师等岗位需求大幅增加。这一领域除了提供就业机会,也关系到社会福祉的可持续发展。

6.绿色能源与环境工程
随着各国加强环保政策,可再生能源与环保技术领域快速发展。可再生能源工程师、环境工程师、电动车和自动驾驶专家等新兴岗位需求明显上升。绿色转型不再只是环保议题,更是经济增长的动力。

7.教育行业
虽然不像科技或医疗行业那样高速发展,教育行业仍有稳定的增长趋势。中学教师、特殊教育教师等岗位持续受到重视,尤其在人口结构变化较大的地区更是如此。

关注我们的👉INSTAGRAM和👉小红书,你就不会错过各种吃瓜娱乐消息、打卡景点、生活潮流、好康优惠等。😍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