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视频 | 印尼男子吃蝙蝠惹议 脱口秀演员上线抨击!
冠病疫情对我们带来的折磨我们至今仍然无法忘怀,在我们刚走出疫情笼罩的阴霾不久,竟然有有人开始“作妖”,吃起了蝙蝠?😱 最近一名住在巴厘岛的脱口秀演员Christian Giacobbe拍摄了一段视频抨击一名印尼男子将蝙蝠烹煮成料理,配上快熟面食用的行为!
相信大家都有印象,冠病最开始爆发的时候被判定为感染源是来自蝙蝠,也引发了大众对吃野味的警惕。最近,一名居住在巴厘岛的脱口秀演员Christian Giacobbe拍摄了一段视频抨击一名印尼男子将蝙蝠烹煮成料理,配上快熟面食用的行为。
@chrisgiacobbecomedy 🦇🤦🏻♂️🤌🏻
视频中可以看到,该名印尼男子展示了将蝙蝠用姜黄煎炸,再搭配快熟面一起食用的过程,让Christian Giacobbe不禁侃道:“这是什么武汉食谱?兄弟,冷静点。我们刚从冠病中走出来。你想再来一次疫情吗?能不能像大家一样正常点,吃鸡肉就好?”
不过,该名印尼男子烹煮并食用蝙蝠的原始视频已经删除,只能看到Christian Giacobbe截取的,尚无法确定食用蝙蝠视频的准确性。
Christian Giacobbe抨击该印尼男子的视频也引发了网民对食品安全的讨论,尤其是在经历了冠病疫情之后,许多人对于食用野生动物依然抱有担忧,害怕类似的大流行会再次发生。
延伸阅读
让我们一起维护言论自由精神,营造理性交流环境;提醒留言不要人身攻击、鼓吹种族与宗教仇恨、诽谤及造谣等。本网站有权删除任何违反此原则的留言。
说到新年歌曲,大家一定对《恭喜恭喜》这首经典贺岁曲耳熟能详吧!可是你知道吗?这首歌其实一开始并不是为新年创作的!而且压岁钱原来也不是单纯的“钱”,而是用来吓跑妖怪的!所以,新年别只顾着讨红包啦,来一起涨知识,了解这些超有趣的新年冷知识吧!
你知道这些新年冷知识吗?
1.《恭喜恭喜》不是新年歌
《恭喜恭喜》是陈歌辛于1946年创作的一首歌曲,由姚莉和姚敏演唱。这首歌诞生于抗日战争胜利后的第一个农历春节,歌词表达了历经苦难后的喜悦和对未来的希望。本意是为庆祝抗战胜利,而非单纯的新年祝福。
2.春节的名称原来不叫“春节”
古代其实把正月初一叫“元旦”,没听错,就是现在的“新年”!后来辛亥革命(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后,公历的1月1日被叫“元旦”,正月初一才改名为“春节”。
3. 压岁钱原来不是“钱”?
小时候拿压岁钱开心到飞起,但你知道吗?它的本意是用来“辟邪”的。传说很久以前,有一种小妖怪,长得全身漆黑,唯独双手雪白,人们叫它“祟”,每年除夕夜里出来害人,给压“祟”(岁)钱就是用来镇恶驱邪保平安的。
4.正月不理发?
还记得家里人叮嘱正月别理发吗?这传统有讲究,说是避免厄运。这跟《黄帝内经》(中国现存最早的传统中华医学著作)中提正月理发不符合养生之道有关。
5.“福”门口不应该倒贴
大门上的“福”不能倒贴,垃圾桶、水缸这些地方倒贴才对,寓意“福气到来”而非“福气倒走”。
6. 爆竹最早是用竹子做的!
你知道爆竹名字怎么来的吗?以前没有鞭炮,大家直接烧竹子,竹子爆开发出的声音就是最早的“爆竹”。后来才有了火药版本的鞭炮。
关注我们的👉INSTAGRAM和👉小红书,你就不会错过各种吃瓜娱乐消息、打卡景点、生活潮流、好康优惠等。😍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