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想缴罚单了事!9种违规行为直接上庭

驾驶人士有时难免会犯了些交通规则,不过若你还在侥幸想着,万一被捉到,给钱了事就能继续开车?不好意思,这次没那么容易!
交通部长陆兆福宣布,为了配合即将到来的开斋节,陆路交通局(JPJ)和大马皇家警察(PDRM) 将从 3月29日至4月3日,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安全行动24”,主要对付违反交通规则的驾驶者。这次的执法力度更强,尤其是9种严重违规行为,将不允许事主缴付罚款了事,而是会直接控上庭,相关人士需要上庭面控。
9种需上庭的交通违规行为
1️⃣ 超速驾驶
赶时间?比别人快几分钟,可能换来法庭的一整天。记住,道路限速不是摆设,超速不只是罚款那么简单,还可能危及生命。
2️⃣ 不遵守交通灯
觉得等红灯浪费时间?但你闯红灯,可能会让别人失去一生的时间,切记黄灯不是让你继续踩油门,而是准备停下来。
3️⃣ 双线超车
双线的存在是有原因的,它提醒你这里不可以超车!这种危险行为不仅影响其他道路使用者,还可能引发正面碰撞事故。
4️⃣ 占用紧急车道
以为塞车时可以走捷径?但你的“捷径”可能会耽误救护车、消防车或警车的黄金救援时间。
5️⃣ 插队或违规超车
高速公路塞车时,总有人喜欢从路肩插队或违规变道超车,以为这样可以更快抵达目的地,但这只会让交通更混乱,甚至还会引起交通事故。
6️⃣ 驾驶时使用手机
研究显示,驾驶时使用手机的危险性,等同于酒驾,请别再一手握方向盘,一手滑手机。
7️⃣ 没系安全带 / 没戴头盔
它们都不是装饰品,是保命工具,车技好不代表意外不会找上门。不管是前座还是后座乘客,都要系上安全带。
8️⃣ 重型车辆占用快车道
大货车、巴士、拖车等不准霸占快车道,这不仅影响车流,也增加交通事故风险。
9️⃣ 重型车辆超载
货车超载,不只会损坏道路,还会影响车辆刹车能力,甚至导致车祸发生。
这些违规行为,看似普通,但实际上很多致命车祸都是因它们而起。政府这次采取更严厉措施,目的不是惩罚驾驶者,而是确保道路更安全。不是为了怕被Saman才守规矩,遵守规则是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生命无价,遵守规则,安全驾驶!
关注我们的👉INSTAGRAM和👉小红书,你就不会错过各种吃瓜娱乐消息、打卡景点、生活潮流、好康优惠等。😍
看更多:
让我们一起维护言论自由精神,营造理性交流环境;提醒留言不要人身攻击、鼓吹种族与宗教仇恨、诽谤及造谣等。本网站有权删除任何违反此原则的留言。
上班不是上学,并非所有努力都会被看见、付出就有回报。现实是:你太好说话,就会被当成工具人;你不懂防备,背锅比升职来得快。要在职场活得明白,有些“心眼”真的不能少,尤其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懂得保护自己、设好界线,是每位上班族必须掌握的职场智慧。
1. 热心要有分寸
在职场中,过度热心反而容易引来误会或被滥用。并非每个忙碌的同事都希望被协助,贸然插手反而可能造成责任混乱或事后扯不清的麻烦。保持“别人主动请求再协助”的原则,是成熟的职场态度。
2. 划清职责范围
当你总是接下原本不属于你的工作,容易形成“你做也理所当然”的印象,一旦出现差错,还可能成为替罪羊。清楚界定工作范围、适当表达拒绝,是保护自身权益的基本能力。
3. 低调行事
不要在公开场合炫耀自己的成绩或资源,特别是遇到升职、加薪等敏感话题,避免过早或过多透露,防止引起嫉妒或排挤,低调谦逊更能赢得尊重。

4. 不参与同事“吐槽文化”
职场八卦常见,但并不代表值得参与,尤其是涉及对上司、公司的批评言论,即便出于“发泄”或“拉近关系”,也可能在无意中泄露出去而引发不必要的误会或风波。保持中立、谨言慎行,是避免职场事故的关键。若实在忍不住,建议只找不同领域的朋友私聊。
5. 私事不公开
分享生活可以促进关系,但在工作场合公开家庭困扰、经济压力等隐私内容,有时反而让人误判你的状态或能力,甚至被他人拿捏把柄或利用。适当保留空间,是对自我形象的保护。
6. 与同事交往要有边界感
即使相处融洽,也需谨慎处理职场社交。未经同意传播他人私事、随意评论第三方,都可能引起误解,甚至被标签为“多嘴”或“是非制造者”。重要事务建议以书面确认方式进行,减少日后争议。
7. 控制情绪
情绪管理是职场成熟度的一种体现。过于情绪化的表达不仅影响判断力,也可能成为他人影响你决策的切入点。保持冷静、有逻辑的应对方式,能为你赢得更多信任与尊重。

8. 掌握分寸与策略
面对不同角色,懂得调整沟通与行为方式,是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懂得在关键时刻提供协助,在适当时机表现能力,不仅能赢得好评,也有助于在组织中建立正向的存在感。工作中遇到问题,先思考解决方案,再与上级或同事沟通,表现出积极主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9. 及时维护权益
遇到不公正待遇或被陷害时,保留证据,合理合法地维护自己的权益。不要盲目忍让,必要时寻求人力资源或法律帮助。
职场并非“你真心就会换来真心”的地方,而是一个需要智慧与界线的场域。学会在热心与自保之间拿捏好分寸,在表达与谨慎之间保持平衡,才能更长久、稳健地在职场中发展。
关注我们的👉INSTAGRAM和👉小红书,你就不会错过各种吃瓜娱乐消息、打卡景点、生活潮流、好康优惠等。😍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