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reads玩上瘾了吗?新手必学9大招

Meta旗下社交媒体Threads去年推出后,在上架短短5天,用户人数就破亿,成为了当时最夯的话题。部分Instagram用户开始依赖它分享生活大小事,包括小编现在也成为Threads的重度使用者。
Threads最大特色是与Instagram串联,用家需要有Instagram帐号才可注册Threads。你可选择汇入原来的IG资料以及一次过追踪原有的IG好友,或将IG或Threads的帖文分享到各自的平台,非常方便。
对小编而言,Threads的魅力在于可以对不认识的人畅所欲言、抒发个人情感,甚至是理性讨论问题,探讨自己及网民关注的话题,绝对是I人的舒适区域。话不多说,现在就带大家来探讨,究竟Threads有什么功能特色?
为何Threads叫“脆”?
据说是因为有部分台湾用家认为Threads太难发音,因此将其译为“脆”,所以用家则称为“脆友”。
Threads特色1:可上传最长5分钟影片
目前Instagram的REELS影片最长只有90秒;IG Story亦限制在60秒内,而Threads就可上传最长5分钟的影片,同时还可以包含其他照片、链接、文字等,影像的数量上限为10项,文字则最多可达500个字,可谓一个贴文就可以完整表达,不罗嗦。
Threads特色2:有录音回复功能
大多数社交媒体只能以文字、Stickers、照片或GIF回复贴子,但Threads回复可以包含文字和录音。只要点按红色按钮便可以开始录音,再次点按钮便完成录音。

Threads特色3:可同时上载横直影像
不像Instagram般有固定的框架限制,所有图像都需要统一,Threads可以同时上传16:9(横向) 和9:16(直向)的图像,真的不用再花任何心思去裁剪,实在方便。


Threads特色4:左右滑动功能
若对Threads主页面所推送的帖文感兴趣想按赞,无须双点击屏幕或特地点贴文下的爱心,只需按著贴文向右滑动一下就可以直接按赞。若对贴文不感兴趣,可以向左滑动一下以隐藏贴文,真的简单动一次手指解决所有问题。


Threads特色5:分开引用和转贴功能
这个情况类似于X平台,Threads分开了引用(quote)和转贴(repost)功能。若你想引用某些贴文,用家可以写下自己的文字后发布于个人页面,而转贴功能则是将感兴趣的贴文直接分享到个人的”Repost页面”上,过程中不能添加任何文字。呈现方式如下:



Threads特色6:储存贴文功能
Threads近期也加入了储存功能,让用家可以保存感兴趣的贴文,可以在往后的日子慢慢重看贴文。操作方式也相当简单,点一下贴文右上角的【…】标识,之后到你的个人界面的右上方点击【二】标识,在点选【Saved】分类,就可以快速查看串文内容。




Threads特色7:自订谁可回复留言
无论在自己的Threads贴文或别人的贴文下留言,都可以选择谁可以回复你的贴文和留言,而且每则留言都可自订不同选项。


Threads特色8:没有广告
目前Threads没有开放广告功能,对用家而言无疑有更好的用户体验。不过Instagram负责人Adam Mosseri曾透露,当拥有足够用户规模,便会开始置放广告,所以这个用户体验现在真的要好好珍惜。
Threads特色9:同时建立多则贴文
目前Threads一则文的字数上限为500字,但如果故事内容太长,可以在撰写贴文时点击【Add to thread】,那就可以将额外的字数同时发布在下一则贴文。

你对Threads有多了解?还是你已发现Threads有其它隐藏玩法?马上留言告诉小编哦~
关注我们的👉INSTAGRAM和👉小红书,你就不会错过各种吃瓜娱乐消息、打卡景点、生活潮流、好康优惠等。😍
看更多:
让我们一起维护言论自由精神,营造理性交流环境;提醒留言不要人身攻击、鼓吹种族与宗教仇恨、诽谤及造谣等。本网站有权删除任何违反此原则的留言。
你有没有试过,下班回到家朋友突然来约你出门,想留在家耍废却又担心错过什么好玩的事情?这种心态其实是“错失恐惧症”(FOMO)!🥶 但近年来,一种新的生活态度逐渐流行起来,那就是“错失的快乐”(JOMO),主打一个随遇而安,享受“错过”所带来的快乐~ 一起来看看这究竟是什么吧!😆
JOMO:错失的快乐
JOMO 是“Joy of Missing Out”的缩写,意思是“错失的快乐”,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即主动选择不参与某些社交活动或社交媒体的纷扰,从而享受宁静、自在和当下的满足感。

具体表现:
✅拒绝无意义的社交活动:选择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独自登山、在家看电影或听音乐,而不是参加那些让自己感到疲惫的聚会。
✅放下对外界动态的执念:不因错过他人的生活而焦虑或嫉妒,专注于自我充电和内心平静,比方说选择在周末不去参加朋友的派对,而是待在家里享受一段安静的时光。
✅减少社交媒体的使用:通过数字排毒(digital detox)的方式,提升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例如,你可以设定每天只查看社交媒体一次,或者在晚上完全不使用手机。

FOMO:错失恐惧症
FOMO 是“Fear of Missing Out”的缩写,意为“错失恐惧症”。这是一种心理状态,指的是人们担心自己缺席某些社交事件、经历或互动时,别人可能正在享受有意义或愉快的体验,从而产生持续的不安和焦虑。
具体表现:
✅对社交活动的忧虑:担心自己被排除在外,比如错过朋友的聚会、热门电视剧的讨论等,所以什么活动都想去,什么新鲜话题都不想错过。
✅频繁使用社交媒体:害怕错过最新动态,频繁查看社交媒体,甚至在吃饭或睡觉时也不放过。这种行为不仅影响正常生活,还可能导致注意力分散和焦虑。
✅担心社交地位受损:担心错过重要社交活动会影响自己在社交圈中的地位,导致被边缘化,下次朋友聚会就不会叫你一起。

FOMO和JOMO有什么区别?
属性 | FOMO(Fear of Missing Out) | JOMO(Joy of Missing Out) |
---|---|---|
定义 | 害怕错过,担心自己遗漏了重要或有趣的事物 | 主动选择错过,从中获得满足与快乐 |
行为表现 | 频繁刷社交媒体,强迫性参与活动,害怕落后 | 主动断联,享受独处,优先自我和真实体验 |
心理影响 | 增加焦虑、压力、孤独感,降低幸福感 | 提升幸福感,减少压力,增强自我满足感 |
生活态度 | 容易被外界牵引,追逐潮流和认可 | 注重自我选择,重视内心平衡和自主性 |
总的来说,FOMO和JOMO两者分别代表了现代生活中两种截然不同的心理状态和生活方式选择,并没有对或错的分别,也可以根据当天的心情转换,想去聚会就去,不想去的话在家享受me time也很舒服,你更喜欢哪一种呢?
延伸阅读